“接待客户的会议室都不够用了” 探访苏州创新生产线→
添加时间:2025-04-22 06:20:33
在苏州一家智能移动机器人的生产企业,一进门记者就看到不少远道而来的客户,拖着行李箱前来商谈合作。
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,今年一季度,新客户爆发式增长,就连接待客户的会议室也不够用了。
新客户带来了快速增长的订单量,在放置订单合同的柜子里,过去全年订单数量是600多份,今年仅一季度就已经签订了278份。负责人说,企业深耕移动机器人多年,今年感受到的变化最为明显。机器人产业火爆出圈,来自全国各行各业的制造工厂也陆续找到他们,想用“人工智能+机器人”的组合,让生产线的智能制造水平再上一个台阶。
各式各样的移动机器人长相五花八门,球友会注册有的要送进纺织厂、模具厂等传统工厂,还有的要去往光伏锂电、电子半导体等新兴产业工厂。无论是面对高危的作业环境,还是重达几吨、人力无法完成的搬运重量,机器人都可以填补这些领域的空白、当好智能助手。工人需要什么功能,机器人就进化什么技能。为此,企业还专门研发了一套训练课程,让机器人适应不同工厂环境、快速上岗。
把人工智能、具身智能等技术创新变成实实在在的生产力,在苏州调研的几天里,记者发现,各种新技术正在快速接入各种工业场景。
在地下电缆隧道里,电力工人的巡检装备升级换新,戴上一款AR眼镜,巡检任务近在眼前,还能自动识别传感器数值,对异常情况进行警报。
记者来到苏州市“人工智能+制造业”创新应用中心,正好赶上不少人前来参观学习。
当记者来到苏州市科技招商中心,一场跨越1000多公里的视频会议正在举行,另一头有两位是来自清华大学的创业团队。
数据显示,今年一季度,我国新质生产力加快培育壮大,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9.7%,加快0.8个百分点。整体增长的背后是一个个“破圈生长”的产业集群。新能源汽车、3D打印设备、工业机器人产品产量同比分别增长45.4%、44.9%、26.0%。
而更多政策还在持续加码。今年,不少地方加大研发经费支出,加快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。
上海提出,2025年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相当于全市生产总值的比例达到4.5%左右,要围绕发展新质生产力布局创新链、产业链、人才链。球友会注册 山西加强基础研究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,实施30项省科技重大专项和150项重点研发计划项目;规上工业企业研发经费投入增长13%。 吉林紧扣产业关键核心技术需求,加大投入推进攻坚专项,早日形成标志性成果。
北京建立投入增长机制,重点培育人形机器人、商业航天、生物制造、新材料等20个未来产业。加快6G实验室和6G创新产业集聚区等项目建设,打造低空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先导区。 江西将实施未来产业培育发展行动,开展未来产业先导试验区建设、未来产业科技园建设试点。 吉林将超前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、未来产业急需的学科专业。